【期刊信息】

Message

刊名:图书情报导刊
主办: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;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
主管:山西省科学技术厅
ISSN:2096-1162
CN:14-1383/G2
影响因子:0.484117
数据库收录:
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;

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读书要看“注”--陆九渊的治学“四法”

来源:图书情报导刊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3-10

作者:网站采编

关键词:

【摘要】陆九渊(1139-1193年),南宋著名的思想家,心学的开创者,著有《象山先生全集》。陆九渊深受孟子思想影响,将“本心”作为其核心学说,认为学者应该求其“本心”。在这一思想的影

陆九渊(1139-1193年),南宋著名的思想家,心学的开创者,著有《象山先生全集》。陆九渊深受孟子思想影响,将“本心”作为其核心学说,认为学者应该求其“本心”。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,陆九渊所理解的《大学》“格物致知”的关键不在于“物”,而在于“心”。陆九渊所理解的“格物”方法亦即其独特的治学之道,包含着多读古注的读书之法、隆师亲友的为学之法、慎思于己的思考之法、审问与明辨的问辨之法四个层面。

格物致知的下手之处

学者治学的下手之处正是格物致知。陆九渊认为,古代的学生15岁之时就会进入大学学习,《大学》首章就是在讲《大学》的主旨。想要“明明德于天下”是进入大学学习的目的。孟子“求其放心”“求其本心”的思想深刻影响到陆九渊对于《大学》思想主旨以及治学之道的理解。陆九渊以“求其本心”作为自己理解《大学》的思想主旨,强调本心的“贯通”。

陆九渊认为,格物致知就是学习《大学》的下手之处。其下手之处就是具体的格物方法,即《中庸》中所说的博学、审问、慎思、明辨。陆九渊对于学、问、思、辨之间的区别进行了分辨,学者读书、隆师亲友都属于学,或者称为博学;思考问题则在于自己,或者说慎思取决于自己;审问与明辨则都必须有其他人与自己一起,必须依靠他人参与进来。

多看古注的读书之法

学者治学当从多看古注做起。对于具体的治学之道,陆九渊认为要多读书,多看古注。陆九渊说,自己读书之时,只读古注,圣人之言自然就会看懂。他列举了《论语》中的“弟子入则孝,出则悌”所包含的意思,认为圣人之意就如同其字面意思一样,在家庭之内要孝,在外面要悌,不需要借助各种传记与注文就都能明白。而现在的学者则是将自己的主要精神放在了历代的传记与注文之上,因此读书的担子就会越来越重,反而离圣人之言越来越远。陆九渊要将这些增加学者担子的传记与注文减省掉,而这就是所谓的格物。

由此来看,陆九渊认为读书看古注是了解圣人之言最有效的方法。古代圣哲的言论都已经记载在典籍之中,学者通过学习圣哲所流传下来的典籍就可以知道圣哲的思想。因此,学者是不可以不学习的,就像是鱼儿不能没有水而存在。这种广博学习圣哲的言论就是博学,而在这种博学的过程之中,必然会存在正伪、纯疵、是非、当否之类的问题,自然而然就会存在审问、慎思、明辨的过程。

隆师亲友的为学之法

学者治学之时应当隆师亲友。陆九渊的学生伯敏问陆九渊怎么样研究天下万物的物理,陆九渊回答说“万物皆备于我,只要明理”。陆九渊所理解的“物理”不在于“物”,而在于“我”,即所谓的“明理”明的不是外在“物”之理,而是明本就在“我”身上的理。同时,他认为,理是不用解释就能自明的,但是需要做到“隆师亲友”,即努力做到向老师学习,向好友请教,突出了老师与朋友在学者治学道路上的重要意义。

亲师与求友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事情。陆九渊在《与吴伯颙》一书中说:“遇着真实朋友,切磋之间,实有苦涩处,但是‘良药苦口利于病',须是如此,方能有益,不可不知也。”遇见真实的朋友是不容易的,在相互的切磋之间,必然会有苦涩、痛苦之处,即便如此,也应该继续坚持切磋,如此才能于己有所收获。

慎思于己的思考之法

学者治学之时当重视慎思于己的思考之法。陆九渊所理解的慎思于己的思考方法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。

学者要能自省。陆九渊在《与胡达材》一书中认为,道就像大路一样,是非常容易知晓的。道不会远离于人,人自己远离于道而已。如果学者的目标非常确切,自然能够熄灭自己的妄见。良心与善性,本来就是自己本身所固有的,根本就不需要别人摹写,只要自己去修养自己的良心善性,不去妨害自己的良心善性,也就可以了。你一定要能自省,自己反省才可以。学者要能自省是慎思于己的思考方法之一。此一方法,亦是基于自己的良心善性所固有而来的。

学者要勇于改过迁善。陆九渊在《与胡达材》一书中认为,学者在遇到事情之时,只要依着自己的本分去做,不去忽视,不去执着,见到善就要主动靠近,自己有过错就要主动改正。陆九渊所理解的见善则迁,有过则改,对于速度是有所要求的,不仅仅是知晓见善则迁、有过则改,而是说见善要速迁、有过则速改。学者在求学之时不应当追求快速,追求快速是学者为学的一大患,但是对于改过迁善而言,追求快速是应该的,而不重视,慢慢改正则是不应该的。


文章来源:《图书情报导刊》 网址: http://www.tsqbdk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310/1089.html


上一篇:商务印书馆3月十大好书发布:大众类图书引领“
下一篇:2022年1-2月“中国好书”月榜图书发布